Search

《甩鞭症候群》(whiplash injury )

原本為了思索第一本書的內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甩鞭症候群》(whiplash injury )

原本為了思索第一本書的內容而閉關已久,但是好友前幾日發生車禍,因遭後方車輛追撞而致頸部疼痛、右側手臂痠脹疼痛,所以想跟大家聊聊「甩鞭症候群」這個傷。

為何叫甩鞭症候群? 並非因為這個疼痛跟被鞭擊一樣疼痛(型態),而是時常發生在車禍時,因為車體受到撞擊而使車內駕駛/乘客的頭猛然「甩傷」了。

人的脊椎,尤其是沒有太多強壯肌肉保護支持的頸椎,在外力甩的當下就像個鞭子,加上笨重的頭顱更像把流星錘,期間產生的拉扯「張力」十分巨大,除了可能拉傷頸部相關的肌腱筋膜,對於固定頸椎附近的小韌帶甚至脊神經外包覆的「硬脊膜」(許多產婦做半身麻醉時被針戳的地方,雖然另有一段故事……)也可能輕微撕裂。種種傷害容易讓人:

1.頸部疼痛、僵硬。
2.可能伴隨神經學症狀,比如手痛手麻無力。
3.三成到四成機率轉成慢性疼痛。
4. 在3.的病人當中,有一定比例的患者需要身心科的協助。

這些疼痛可能是實質的撕裂,甚至頸椎骨折,不容易治療。而復健科常規治療用止痛藥、徒手與運動治療、類固醇注射、神經增生療法……

以阿銘師的觀點,撞擊甩傷會扯歪頸部的筋膜結構,尤其會與「舊傷相合」,也就是原本您就歪,甩傷會順著您歪的方向再扯一番。而車禍前的筋膜往往打結在四肢末端的皮膚層,所以要先「挪正四肢的皮膚層筋膜」。

「#甩鞭症候群」如同一個武林高手一掌把您全身皮膚震歪,才再往深處扯傷韌帶與神經。甚至許多看似神經痛,其實是筋膜與韌帶的轉移痛。
所以若逕自往深處治療神經,很容易被表層的皮膚影響療效。

如果先從整體結構治療的方式去一層層找出張力來源,一層層揭開受傷的部位,才能較容易治療到點兒上,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學貫中西醫的人體結構技師,認為治癒的定義為讓身心靈還原到最初的狀態。 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nd also a MD., who recondition body by acupuncture. We deserve a better way for healt
View all posts